到底出了什么事?
大家期盼了好久的小孩子,
然而自从他加入大家的两人世界,却争吵不断。
这到底是过度时期的短暂危机?
还是大家夫妻间的感情真的出问题了呢?
迎接新生命的到来是一件让人多么开心的事,孩子红通通圆滚滚的可爱模样,人见人爱,但新生婴儿的加入也会让原本平静的小家庭生活增添很多困扰和羁绊。特别是刚出了产房回到家里,别看孩子身躯娇小,他在你们原来的两人世界里可是要占有一席之地的。
两性生活从此以他为重心,生活作息也从此大不一样。这个时候,有一些小家庭里迎接新生婴儿的喜悦可能非常快转变为无止境的争吵,备受期待而来的孩子这个时候却总是变成为争议的焦点。
学习与新生婴儿一同生活
两生活活变成三生活活,除去空间变拥挤了,还有就是这个“小伙伴”还不会自己走路也不会说话,要如何“处置”他呢?面对新生婴儿,小白爸爸妈妈要把生活调整得仍然和谐愉快,的确是件困难的事。
第一个现实问题:照顾新生儿其实是非常累人的工作。得有人随时陪在孩子身旁,耗费精神、体力和时间,漫长的一天常让父母都累得喘不过气来,脾气也就变得暴躁,夫妻间比较容易会为了一点芝麻小事就开始无谓的争吵。
原本觉得一同照顾新生婴儿应是件无往不利的事,却不知婴儿的到来完全搞乱了两人世界,对于大部分家庭来讲,在刚开始的几个月将来,新母亲除去负起照顾新生孩子的主要责任外,平常的家务工作也得自己扛起来,哪个说这是一个讲究男女平等的社会呢?事实好像不尽其然,难免要惹人怨声四起。
孩子的诞生迫使夫妻两人重新调整生活作息,重新分配家务。这,看着容易,但其实不然,照顾孩子的工作第一使家务增多,这一般会引起承担了增加的工作的一方的不满,而另一方可能也非常难或不愿改掉多年的老习惯,或者不太想面对家务工作增多这个现实。然而,夫妻间的重新交流协调确是尤为重要的,依据彼此的时间和能力范围调整作息,彼此尊重他们带孩子的方法,才能防止不愉快的事发生。一般妈妈一直认为自己与生俱来就拥有母爱天性,了解怎么样照顾好孩子,所以对于另一半照顾孩子的能力常持质疑态度,非得在旁边监视提供建议才能安心。而当父亲的自然也不可以同意太太在旁边唠叨批评自己育婴的方法,完全对自己能力不信赖。如此的结果总是是,终于有一天新父亲可能受不了重压而发飙:“我不懂我为什么还要照顾孩子,既然你任何事都揽来自己做,而且总感觉做得比我好!”
作为新母亲的你是否有过如此的经验,报持这种态度呢?以后要想想了,尿布包歪了也没什么大不了,不是吗?
重新寻求不同标竿
伴随新生婴儿的加入小家庭,另一个浮现的问题则是夫妻间的感情关系。两人世界变成了三人世界,夫妻二人从单纯的配偶关系转为双亲关系,夫妻双方之间角色的重新定位是不容忽略的。
大家一般会看到在孩子诞生后,由于作为老婆的可能需要全心全意投入照顾婴儿的工作,以致于忙碌得精疲力尽,再无暇多花一点心力在夫妻两人本身上,老公的角色地位无形中好像减少了一级,老公容易感觉好像被排挤,忌妒心也因此产生。
其实孩子的诞生对夫妻来讲是一项严峻的考验,夫妻之间需要重新考虑、重新调整彼此的互动关系。在这一方面是没特效药的,夫妻彼此都需要花不少的时间来进行精神交流,互相倾听他们的建议,试着找源于己的平衡点,重新寻求生活重心,别忘了夫妻感情的维系乃是维护家庭的基础。特别做老婆的,别一味地把自己封闭在小孩子的世界里,偶而小两口也要相约到外头透透气,上个馆子,像初恋时一样约个会,暂时把娃娃交给可信任的人照顾。
夫妻不是角逐对手而是合伙人
最后会引发夫妻争执的一个问题,则是对婴儿不一样的教养方法。当小婴儿哇哇哭时,母亲可能就非常自然地就塞个奶嘴到孩子嘴里,有的父亲则没办法忍受,感觉吃奶嘴是一件非常不当不雅的事。还有一些父亲觉得新生孩子也应该在我们的房间一个人睡觉,而母亲却不可以苟同,感觉晚上应该把孩子放在自己身边睡觉,比较有安全感,半夜起来喂奶也便捷……诸这样类对孩子教养的不同怎么看,有源可追寻,其实跟自己本身遭到的教育大有关联。
若对某件事彼此都有完全不一样的怎么看,而且没办法交流讨论,那一触即发的争吵就很难防止了。由于各自都感觉自己从小所受的家教是最正确的教养方法,非常难随便容许对自己双亲的教育方法提出质疑。
那要怎么样破解夫妻教养问题矛盾的窘境呢?
1.要明确:夫妻不是角逐对手而是合伙人。就像一个小团队,要使小团队进步好是要透过持续的交流,持续的协调,持续的整理……
所以一旦夫妻之间的争执有交流的空间,夫妻彼此应该面对面将事情摊开来讨论,一同经营双亲的角色,寻求双方都认可的最好教育方法,伴随孩子成长随着而来的教养问题才能一一迎刃而解。
2.面对矛盾,正确的应付态度
选择安静的时段,譬如说孩子睡觉后,双方心平气和地坐下来谈谈。
选一段适合的开场白:“昨天大家到底是由于什么而争吵,我想我都不了解到底出了什么事”。
说源于己的感受,也邀请你的另一半做一样的告白:“我一个人是如此的感受,你呢”。
用点幽默感平息纷争。
同意他们差异,把它视为是夫妇关系和对孩子教育的互补。
找出满足每一个人的折衷点。比如:“我完全可以理解你不赞成和孩子一块合睡,然而在我哺乳的这段期间我大概不能不将孩子留在身旁,所以你看看能否把孩子的小床摆在大家的床边。”
3.面对矛盾,错误的应付态度
以挫折感的心态来开启话题:开口先强调我们的委屈本身就只不过一种发泄的方法。
用责备的口吻揭开话题:此种开场白只能引发另一场口角。
摆出角逐的态度::夫妇就像个小团队,彼此应该提供我们的见解,发挥我们的才能,而不是互相竞赛。
使他陷入没办法胜任的窘境::存心刁难的态度绝对不是缓和矛盾,打造相互谅解的好关系的开端。